“中年失业,就去开网约车”这条路,如今恐怕已被堵死。

截至2023年4月,全国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40.6万本,东莞、温州多个城市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,三亚、长沙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。

深圳的情况亦不乐观,据深圳交警公布数据,截止今年3月31日,深圳市已许可网约车平台29家,已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4.4万张。第一季度有接单记录的网约车逾9万辆,日均接单不足10单的车辆超过5万辆,市场需求已接近饱和状态。

赚不到钱的网约车司机们,也在琢磨转行的机会。但不是每一个人,都有机会和资本,踏入下一条出路。

转行这事儿,网约车司机老何已经盘算了一年多。

老何接近50岁,专职开网约车有6、7年了,前几年行情不错的时候,他一个月的流水有2万出头,扣掉七七八八的各项成本,到手的纯收入能超过一万。

现在,老何每日出车的流水在三四百块徘徊,很少超过500块。他发觉,最近这几个月,收入下降得最为明显。

最近半个多月,我接触了10多位网约车司机,他们每天的出车时长,大都有14小时,一天跑15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司机也有。

“没办法,平台的算法,把流水控制得很好,想跑高流水,只能多跑几个小时。没有14个小时,你很难跑到五百块的流水”,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我。

“一天跑10个钟8个钟的,成本一扣,一个月到手里只有三四千块钱。”网约车司机鲁乔说。

鲁乔的同乡M也做这行,为了多赚些钱,M每隔5、6天回一次住处洗澡、换衣服,其余时间都耗在车上,他手边放着风油精,累了就往脑门上抹一抹,后备箱里放着脸盆、毛巾、牙膏牙刷,在路边就能完成简单的洗漱。上个月M出车的流水有2.4万,扣除5000块成本,他能赚到1.9万。鲁乔每隔两天回一次住处,一个月有一半时间睡在车上,他上个月赚了1.2万元。

“跑这个不是长久之计,真的就是拿健康换钱。”鲁乔说,他37岁,开了不到半年网约车,体重轻了7、8斤。另外一位网约车司机形容得更直接——“拿命换钱”。

“市场烂掉了”

凌晨12点多,我在的龙华一个机动车充电站里碰见了黄明。

大多数网约车司机或出租车司机,都选择在夜里12点以后,或者早上6点左右给车子充电。夜里12点到次日早上8点,充电站有半价优惠,这样算下来,每天充电的成本只需30多元。

“跑车14个小时,充电守一个半小时,你说我还有多少睡觉时间”。黄明入行4年,前两年,他一天跑车时间大约是10小时到11个小时,现在,他要跑足14小时,收入才能跟从前相当。

“单子单价越来越低,抽佣抽得厉害”,网约车司机小吴,如此总结收入降低的原因。

在黄明印象里,去年疫情放开之后,平台上的网约车一下子多了许多,“各行各业混不下去的,都来跑一下网约车”。“司机太多了,平峰期哪有那么多单,经常看到一二百个司机抢20多个单”。

作为乘客,我跟黄明有类似的印象,每次打开高德的打车界面,同时竞争我这一笔订单的,有大大小小超过20家网约车品牌。

正值中午,车子堵在珠三角环线高速上,老何空出一只手,指着前面的车子给我看,“你看那些挂着绿牌牌的,车标是那几个牌子几个型号的,十有八九就是网约车,你数数有多少,这已经是个很烂的市场了”。

老何觉得,“价格战”这样的恶性竞争是罪魁祸首,“高德这种平台,把市场搞得稀巴烂,谁便宜就给谁做,平台互相竞争,价格一压再压”。

“拉你这一单,我这边显示收入18块钱”,老何说。

下车后我查询订单发现,这笔订单车程8.67公里,用时30分钟,我支付了26.75元,老何拿到手的钱,为车费的67%。因为堵车,平台收取的时长费比平时多了2.3元。扣除2.3元后,这笔订单,老何每公里赚1.8元,这与老何透露的收入现状相符。

“白天1公里一块多钱,以前半夜都是三块五以上,现在不会超过两块,我们还有什么生存空间。”老何说。

长途单的利润也在下降,“现在的跨城订单,从深圳去东莞、去广州,回程一般都是返空,以前不是这样的。现在一般要跨城的话,还会收一个跨城的费用,不然这单子都没法接。”司机雷天中说。

雷天中羡慕专车司机每笔订单的收入,但专车司机小刘的收入也在下降。小刘原本在酒吧工作,疫情初期,他开自己的车做网约车兼职,“没想到随便遛一遛,流水就有八九百”,他正式入行。最近一年来,小刘的收入也下降不少,“一样得开14个小时,才能有五六百的流水”。

“平台天天吆喝,月入过万,多么多么好赚,骗着人入行。一个月流水过万,你不扣成本吗,不吃不喝吗,路上的磕磕碰碰不花钱吗”,老何在车里抱怨。

司机胡十茅三个月前,就是看见类似的招募启事入了这行。他交了1万元押金,要干满6个月才能退押金。租车每月成本4000多元,充电每个月1000元左右,算下来成本5000块出头。

入行前几天,胡十茅很有激情,最拼的一天跑了21个小时,“搞了800多块钱(净利润)”,跑了两天他撑不住了,“没必要,玩不起”。

相比其他专职司机,现在的胡十茅不算“拼命”,他一般跑满12小时收工,“有时候跑12个小时,流水300多块,扣完成本收入160块,一个小时不到16块,还不如进厂”。

“你说平台少抽一点佣,给我们司机多赚一百块都好,我这边平台的抽成有25%,高德要抽成,网约车平台要抽成,招司机的中介也要抽成”,胡十茅吐起苦水。

从我接触到的十多位网约车司机的情况来看,不同平台、不同订单的抽成各不相同,有些不到20%,有些专车订单的抽成超过35%。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我,他服务的平台,以前抽佣在10%以内,现在接近20%。

网约车行业刚兴起时的平台奖励,到今天已显得缥缈。在黄明看来,那些所谓的平台奖励,不过是算法精心设计的海市蜃楼,看得见摸不着。

“如果平台说早高峰跑够6单有奖励,那你拼死也就跑5单,如果是5单有奖励,那你一般只能跑4单。一般在你还差两单就达标时,平台会给你派个远单,一跑一个小时,早过了高峰期”。

当然,小的奖励也有。司机老王50多岁,出车很是勤勉,每天能跑14个小时以上,他有一定的经验,“你要拼死跑一个平台,不能这个平台跑两下那个平台跑两下,这跟给老板打工一样,三心二意老板肯定不会器重你”。

“只要在一个平台出车时长够长,他会给你一点奖励,偶尔免一单的佣金,或者给你分配一些好单,像你这个刚超过10公里,就算是好单了”,老王说。

老何的总结更直接,“现在没有服务不服务,积分没用,好评没用,差评没用,啥都没用。平台就是要你给它往死里干,价格低得再离谱,你也得老实接单。”

“难道你不觉得现在的司机都很屌吗,坐不坐拉几把倒,好评,投诉,那些东西,对司机起不到什么作用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