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网红数字医疗健康科技企业丁香园宣布获得5亿美元融资。
丁香园董事长李天天表示,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继续巩固医生端专业能力的核心壁垒;进一步协同医生、企业、医疗机构等专业资源,探索更多医疗健康场景;并通过旗下品牌丁香医生提供专业可信、连续整体的系列产品,提升大众健康生活品质。
网红“丁香园”的走红之路
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,丁香园主要为医生和医学生提供文献检索、学术交流,后开始为医疗机构、医疗健康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服务。直到2014年,丁香园才开始布局C端,通过新媒体矩阵、丁香诊所、互联网医院等,为大众提供医疗健康服务。
2014年,丁香园获得了腾讯7000万美元的投资,让丁香园第一次走进大家的视野。到了2018年,丁香园完成D轮融资,获得超1亿美元融资,市场估值达到10亿美元。
(丁香园融资历程)
但真正让丁香园成为医学“网红”的是因为2018年其发布的两篇文章。
第一篇为10月发布的《辟谣101》,对生活或网络中存在的“养生常识”进行辟谣,引起了网络轰动,有人为此称赞,但也有人提出质疑。
真正让丁香园“一站成名”的则是其12月发布的《百亿保健帝国权健,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》,直击权健公司的火疗、鞋垫、本草清液等产品,赤裸裸的揭露了权健公司假医学,真传销。
引发了舆论对包括权健在内的保健品骗局、虚假医学的关注,直接推动了权健的倒塌。
一战成名的丁香园从此成为了“网红”医学科普专家。
与众不同的丁香园
如今的丁香园已不仅仅是医学交流平台,还为大众普及医学知识、提供医疗健康服务,是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。
丁香园平台目前已经聚集了210万专业医生用户。
与一般互联网医疗平台不同的是,丁香园不仅让医生可以通过在线接诊获得回报,还让医生参与医学科普、课程设计,健康消费品的研发等方式获得更多收入。
以医生社区起家的丁香园不仅将医生当做供给侧资源,还为医生开发了丁香公开课、用药助手等教育产品和实用工具,帮助医生提高专业水平。
此外,在今年,丁香园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人性化的服务。比如新冠疫情地图、科普辟谣、线上义诊、新冠公开课等公益产品,并累计触达超过86亿人次。
最后,在盈利模式方面,相较于药品销售、在线问诊、信息技术服务、保险销售、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等较为普遍的盈利模式,丁香园在C端主要通过健康内容和产品收费,在B端主要通过推广服务与合作收费,存在差异化特色。
在线医疗虽千亿蓝海市场,但仍困难重重
根据相关报道显示,我国2019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为680亿元,预计2020年接近1000亿元,并且保守估计在2026年将突破2000亿元。
虽有千亿级市场,在线医疗依旧发展艰难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第一,医疗仍是低频,低频属性决定着其不具有互联网持续高频的特点。
第二,医疗行业具有高卷入度决策的特点,患者的信任门槛极高。医疗服务的用户核心需求不是便利性和可得性,患者对疗效或者说医疗水平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它因素。
互联网医疗平台如果不掌握优质的医生资源,信任问题便难以解决,而这恰恰是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通病,即使以医生社区起家的丁香园,虽有200多万的医生用户存量,但实际参与在线问诊的医生数量仅有1.5万多人,比例不到1%。
最后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:医疗服务的核心是治疗,无法脱离线下。
不经过检查,医生无法进行诊断和开具处方,线上更无法实现打针、手术等真正的治疗性、介入性的工作。
在线医疗只能局限于少数不依赖检查和线下治疗的科室,如普通常见病、皮肤、慢病等,这也导致了对于患者来说问诊只是隔靴骚痒,不解决痛点问题,只能充当给社区药店和药品电商引流的角色。
在线医疗平台面临的这些困境,解决方案都离不开线下,想要有更好的服务质量、更高的满意度,就需要依托实体医院,整合线下医疗资源,切入医疗核心场景,打通医生、患者和医疗机构三端。
结 语
互联网医疗若想不止步于在疫情期间昙花一现的繁荣,其核心在于促成医疗机构、医生、互联网公司等多方联动的发展环境,形成完整且规范的医疗服务闭环。
线下场景仍然是核心,充分发挥互联网工具性的角色,以患者为中心提升线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,可能是互联网+医疗最适合的发展道路。
发表回复